共青团邮箱登录:用户名 密码:  
历史上的今天
组织机构
重点工作
 
北京团讯
直属单位
 
工作动态
文件查询
 
基层信息
网上团校
 
工作研究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研究» 调查研究
西城区志愿者社会动员调研报告(二)
【报送单位】西城团区委 | 2013-01-31

  在上一期中,向大家简要介绍了调研课题的选取、调研方法等内容,并分享了两个调研结果。本期将继续就调研报告的其他结论与广大读者进行分享。

  调研结果3——会员单位志愿者主体特征分析

  1.志愿者规模已初步形成

  会员单位中注册的志愿者是西城区志愿者队伍的主要构成,同样也是志愿服务工作的主体。会员单位中的志愿者主要来源有三:一是会员单位内部较为集中和稳定的志愿者队伍;二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项目招募的社会志愿者;三是志愿者联合会推荐的志愿者。通过调查,截至调研报告成文时,全区207家会员单位的志愿者规模达到171,837人,平均每个单位达到830个志愿者,应该说西城的志愿者规模已初步形成。

  2.志愿者数量流失很普遍

  在被调查的207家会员单位中,有10%的单位报告志愿者流失很普遍,只有不到一半的单位志愿者能够基本保持稳定,具体情况可下表:

西城区志愿者社会动员调研报告(二)

  表1 会员单位志愿者流失情况

  3.流失原因具有多样性

  从流失原因来看,时间、工作、年龄及家庭成为最大的流失因素。从中可以看到,在志愿服务队伍中,职业人士居多;学生志愿者一旦毕业或离校,也就意味着他从以学校为主体的志愿团体中脱离。

西城区志愿者社会动员调研报告(二)

  表2 志愿者流失原因统计表

  另外,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度与激励机制不足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这需要社会动员组织运用多种途径完善志愿服务的激励保障机制,也需要参与志愿服务的每一个人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调研结果4——会员单位志愿服务开展情况

  1.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调查发现,2010年全年各会员单位平均开展了28.4次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提供服务平均达到1588.7人次。在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中,涉及的服务领域较多,多样化特征突出,包括科普宣传(101单位涉及)、特殊人群服务(87单位涉及)、环境保护含动物保护(83单位涉及)、为大型会展或活动服务(83单位涉及)、卫生(81单位涉及)、贫困救助(78单位涉及)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应急突发事件中,有48个单位提供了志愿服务。

  2.志愿服务应有统一的标识

  在志愿服务传播方面,各单位会使用一些志愿符号标识自身归属。超过一半的单位有统一的志愿者服装、帽子或旗帜,个别单位如学校,用校服或徽章来充当志愿服务活动的标识。这些标识不可小看,它们体现了志愿服务活动的符号性,这些符号为一般民众辨识、尊重志愿者提供了基础,也利于志愿服务的宣传和传播。

西城区志愿者社会动员调研报告(二)

  表3 会员单位使用标识情况统计表

  志愿服务的标识若不能统一,它的符号性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既不能体现志愿者的认同感,又不能号召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3.志愿服务项目贵在坚持

  在志愿服务项目的持续性方面,调查结果显示,33家会员单位有持续的项目在开展,平均每家单位有3.5个项目每年都在持续开展,其中,持续时间平均长达7年多,持续最长的达10多年,这种坚持让人感动。会员单位通过项目持续性的开展,促进了志愿服务队伍的培养,在全部回答的195家单位中,有近一半(54.9%)的单位认为通过志愿服务项目的持续开展培育出了自己的志愿者队伍。

  4.与NGO组织的合作不断加强

  NGO组织是志愿服务活动中非常活跃的一类主体。当前,因国家对社团、民办非企业的管理注册制度要求较高,许多NGO都没有能够进行有效注册,游离于国家管理之外。会员单位与这些NGO组织的合作,既能相互整合资源,取长补短,又能有效的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调查结果中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约38.1%)的单位与这些民间社团或NGO有过合作。

  调研结果5——目前存在问题

  调研的会员单位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单位在推进志愿服务工作中各自面临不同的困境。

  第一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大都具有自身职能,且业务性较强,在志愿服务工作推进方面常与本职工作有冲突。企业单位则面临人员紧张,无固定志愿服务地点等问题。

  第二类:学校。这类单位又可分为大、中、小学三种。大学中的志愿服务在志愿者存留以及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常面临学生毕业,志愿服务“断档”问题;中学志愿服务较大的困难来自学生繁重的升学以及课业压力,无法保障志愿服务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小学则面临学生年龄较小,存在安全隐患及自身能力有限的问题。

  第三类:基层组织及社团等。此类会员单位则在志愿者流动性、年龄,以及学识经历方面有较大问题。且活动场地、经费受限。

西城区志愿者社会动员调研报告(二)

  表4会员单位发展志愿服务主观回答中各方面困难或阻力的排序

  经过为期一年的调研,志愿服务事业的进步来自基础工作的不断累积与不断的经验总结。在未来的志愿服务中,应立足社区,在青年志愿者群体的基础上不断培育专业志愿者队伍,利用多媒体多元化平台为志愿服务工作传播构建完善体系,助力西城区志愿服务工作发展。

 

 

更多                       | 打印 | 关闭 | 点击:
 京ICP备1403044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388号
版权所有: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28号民生金融中心E座
制作维护: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