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筑梦》课程
《穿越丝路》课程
团史队史内容设计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十九大召开以来,北青教育传媒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市第十四次团代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北京少年报、中学生时事报加强宣传为先导,以开发《同心筑梦》、《穿越丝路》、《团史超音速》、《少先队史超音速》为基础,以“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十九大主题系列活动”为引领,以北京国际青年营各营地为载体,坚持“四个意识”,坚守团媒本色,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将十九大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
北京少年报:1.刊登系列报道。十九大之后,每期少年报一版都有栏目《跟习爷爷学古文》。从10月底起,陆续刊登了《喜迎十九大 我是光荣的少先队员》、《红领巾献礼十九大》、《表演情景剧 表达爱国情》等相关报道。2.制作十九大精神解读漫画版。计划于11月底、12月初在北京团市委的指导下,策划设计制作十九大精神解读Q版(漫画版),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十九大精神。3.组织全市300余名大队辅导员学习。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计划于12月中旬召开全市红通社年会,安排十九大精神的解读讲座,组织全市300余名大队辅导员进一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中学时事报:十九大召开之后,《中学时事报》迅速反应,对11月四期报纸进行了系统报道策划。在11月上旬两期,用3个版面全面介绍了大会召开盛况,并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四个重要概念(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引用《人民日报》详细解读。在11月下旬两期,特别制作8版十九大报告关键词政治教材解读专刊,邀请全市高中政治教研员及教师从学科角度解读报告,更贴近学生读者的认知,便于学生读者全面领会十九大精神。
四课:北青教育传媒课程与赛事研发中心深入研读十九大报告,采取体验式教学的方法,选取报告原文、一带一路、团史队史三个角度,研发了《同心筑梦》、《穿越丝路》、《团史超音速》、《少先队史超音速》四门课程,并对北京国际青年营各营地骨干进行培训,迅速将十九大精神通过营地活动传达、覆盖、影响到所有参训营员。《同心筑梦》课程紧跟十九大报告原文设计研发,营员通过课程了解报告关键词语所代表的新思想、新目标,把握新时代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用奋斗同心共筑中国梦。《穿越丝路》课程基于play-based设计原理,以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路为历史依据,结合历史和当下现实,让营员们在竞速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贸易往来,在愉快的氛围中达到学习的目标。《团史超音速》课程精心摘取了在中国共青团九十五年发展历程中的30余件重要事件,结合当前共青团改革精神,在历史脉络中梳理共青团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目标,让团员干部和团员青年们产生时空共鸣,在营地活动中强化团史教育。《少先队史超音速》课程选取少先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以历史事件为骨架,通过集体竞技、团队协作的模式,让大队辅导员、优秀少先队员们更好地理解少先队的发展脉络。
一主题活动:为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积极构建“书香京城”,扎实做好2018年度全民阅读工作,开展“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十九大主题系列活动”,使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走进机关、走进社区、走进高校、走近青少年”。1.走进机关。在十九大召开期间,邀请专家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进行十九大报告即时辅导,广大党员干部分享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下一步工作目标。2.走进社区。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为主题,在北京西城区广电音像资料馆举办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首场诵读学习活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发展中心专家李茂春教授解读十九大报告。西城区月坛街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武警六支队等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作为首批“领读者”走上讲台,结合本职工作,现场诵读十九大报告内容。3.走进高校。以“树立文化自信,深入解读十九大”为主题,北京大学生阅读联盟邀请知名作家崔岱远老师走进北京师范大学,通过讲解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自信方面的内容,增强文化自信。4.走近青少年。依托北京大学生阅读联盟、北京中小学校阅读联盟,邀请青少年在中关村图书大厦“朗读空间”及“党建空间”举办十九大报告青少年分享会,所有参加活动的青年人在活动现场分享了对于十九大报告的理解与感悟。
多营地:房山营地结合十九大相关内容制订了十九大问答题,在中国石化、首经贸营地活动中利用教授授课的课间等多余时间进行问卷抢答,增强项目的丰富性。大兴营地分别与大兴团委、丰台检察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十九大课程专题培训,并进行升国旗等爱国主义教育。顺鑫营地十九大后学习十九大精神营地活动占到接待总量的62%。密云、金隅凤山营地自主研发了“十九大知识对对碰”课程,带领润丰学校、化工大学、昌平工行、邮储银行昌平支行、顺义二中、月坛街道、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农商行、北京四中、北师大实验中学等多个团队开展活动,覆盖3200余人。通过新课程的研发、实施,强调了营地导师服务青年工作的责任意识,使得青年营导师对如何在营地工作中体现“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通过参与课程,营地带领广大参与活动的营员走进营地,践行“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的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新青年、新征程,奋力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